刘庆莹 |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与价值解读
2021-12-04 06:29:45
  • 0
  • 0
  • 1

来源:学刊微观

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改革、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地球生命共同体、完善绿色发展法治体系五个部分。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生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1-0015-03

绿色发展理念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赴贵州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1]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情况来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立足于我国长期以来的生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贴合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行生态改革、构建生命共同体、完善绿色法治体系五个部分。

(一)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生态环境。环境问题是经济问题,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能牺牲自然生态环境,只有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虽然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由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人们的生活切实得到了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态环境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3]。

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共产党必须顺应时代大方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生态环境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的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之下,各个要素都是相对稳定、相互依存、有序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积极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自然为根,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要以自然为中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发展、彼此促进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构成部分,解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人应该处于什么角色的问题[4]。“绿水青山”是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造好的生态环境,倡导绿色生产,合理规划和使用生态资源,生产绿色的优质产品。“金山银山”是指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解与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化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将粗放型加工产业转变为精细加工的生态产业,把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产业相结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我国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的认识共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这一阶段人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类高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供养者,为人类服务。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人类不断竭泽而渔,攫取自然资源,在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确实发展了,但从长远来看,自然一定会让人类付出代价。当用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攫取自然资源时,自然只会回报报应与处罚。

第二阶段,把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放在同一地位上。第一阶段对环境的破坏,引起了许多生态问题,人类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不得不开始重视自然,解决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问题,将生态环境放置在同人类命运同样重要的位置。利用大自然、通过大自然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要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关系,合理开发大自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善待大自然,在生态保护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

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紧密相连,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在“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发展“金山银山”,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却需要大自然。“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倘若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可同时兼顾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分析、善于选择,绝不能抛弃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到无法支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那么经济与文明的发展就变成了一纸空谈。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绝不能用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错误的、不可持续的。应当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改革观

生态改革观分为国家发展观与群众生活观。在国家发展观层面上,由粗放型发展转换为技术创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包括产业、空间、能源结构与消费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型,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经济立法,考虑环境承载力,构建绿色产业结构,探索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用创新驱动引领企业技术变革,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生产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绿色产品。另一方面要做好环境修复工作,因地制宜治理污染,增强环境修复与再生能力,持续推进绿色现代化建设。

从群众生活观的层面上,将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贯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中去,转变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杜绝浪费、奢侈享乐的消费。宣传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大家使用绿色生态产品,践行绿色志愿活动,落实新发展理念。

国家发展观与群众生活观的改革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缓慢而系统的过程,同时也会触及各方利益主体,因此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5]山水林田湖草是生态系统的治理对象,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农田产出的食物,农田的肥力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湖泊储存水资源,森林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森林与草起到良好的防沙固土的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是相互循环、环环相扣的系统。

生命共同体思想指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共生关系,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整体监管与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地修复生态治理系统,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关系,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与山水林田湖草的关系,统筹经济转型发展方式。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对自然系统内部关系的阐释,人民群众在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修复与保护生态系统。

(五)完善绿色发展法治体系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当今社会,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推行的内容,而绿色发展方式的改革是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6],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保领域法制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善自然的法律法规。

中央下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生态领域法制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完善了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责任落实监管,提高污染者的惩治力度,加大对排污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与惩治力度;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发展,加大帮扶绿色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投资,构建绿色产业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另外,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执法必严,提高执法效率,做到从中央到地方环境保护权责一致。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绿色发展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论述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知识。马克思提出,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对立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为了攫取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断地开采与利用自然,造成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这种人与自然异化的存在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7]。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通过自然界这一途径终将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人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人类不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利用不合理的手段改造自然,势必会遭到自然的反噬与惩罚[7]。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确定人的全面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二者的有机统一[7]。他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肯定了生态环境对提升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自然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的理念。

在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指南。

(二)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自然的改造也不断加深,由于观念上的认识不当,有的地方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遭受到了来自自然的报复。环境恶化造成的影响涉及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高度重视,是对广大人民负责任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在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不仅关注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等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党中央提出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美好生活环境的诉求。

近年来公众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提升,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对生态的关注度不断加深,绿色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实施蓝天保卫战,解决大气污染;发布水污染防治法律,保障水资源安全;提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了国土开发利用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7]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对资源依赖大,对自然无限制地进行索取,生态问题严重凸显,一直以来,大家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生态治理必然会使经济减缓发展,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通过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成,形成完善的绿色发展体系。现阶段,面对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因此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培育绿色生态道德,促进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我们的绿水蓝天,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坚决抵制“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立足基本国情,积极打造绿色发展的产业链,将供给与需求侧改革侧重于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四)为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方案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资源紧张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近些年全球变暖、地震频发、森林减少、沙漠扩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社会的发展,并且资源紧张与生态恶化造成供应与分配的不均,易产生国际冲突。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参与、合作。人类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只有珍惜与爱护地球,人类社会才能够永续发展。

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利益是一体的,我们应该携手同行,共建宜居地球。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已有所成效,通过实践中国绿化面积增长率在全球遥遥领先,我们将库布齐沙漠的三分之一变成绿洲,在塞罕坝高原人工造林,这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思路。

三、结语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通过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改革观、绿色发展法制观等理论成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历史终将证明,绿色发展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世界人民解决生态问题找到了根本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EB/OL].新华网.(2021-05-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87290773775765

8&wfr=spider&for=pc.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18).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3]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21-04-22)[2021-05-24].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1-04/23/c_1399013

65.htm.

[4]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EB/OL].人民网.(2021-11-10)[2021-05-24].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08/c40531-2932

7210.html.

[5]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EB/OL].央广网.(2019-01-31)[2021-05-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4170139169590197

&wfr=spider&for=pc.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李旭.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作者简介:刘庆莹(1995—),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单位为西北大学,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责任编辑:王宝林)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1年第21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