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即自我: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行为深描研究
2020-02-18 07:27:32
  • 0
  • 0
  • 0

来源:质化研究 

宅在家中,与我们日日相伴的除了家人,恐怕就是手机。关于智能手机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以量化研究居多。本文作者援引聚合理论,以“数智义肢”的视角,借由深度访谈深描了大学生与智能手机之间,那种近乎人机难辨、界线模糊的关系……

作者:陶圣屏

来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11期

摘要
援引聚合理论以“数智义肢”的视角,借由深度访谈深描大学生与智能手机之间,那种近乎人机难辨、界线模糊的关系,试图诠释后人类时代在科技、具象、知识、知觉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共创背景下移动传播的特质。研究发现4种年轻人与智能手机聚合的稳定表征:元素与性能的个性化、社交化的实践、进化中的身份、增强中的情绪投资,强化了年轻人与手机的连结。此外,手机已不仅是受访者人体的延伸,经由脸部照片搭配身份证的实名制,手机号就如条形码,验证码就像通关密语,一日数次的形塑过程,已慢慢浮现“手机就是自我”的概念。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数智义肢; 聚合理论; 人机关系;

智能手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消费电子产品1,正影响着我们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者指出,随着5G的到来,智能手机对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改变更是巨大,其对人类的贡献甚至超过电力革命以及电灯的发明2,故近期海内外之产官学界对其研究不遗余力。诸多研究将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以及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作为研究的重点,因为他们不只是使用的最大组群,同时也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新产品的早期使用者,具高文化水平,影响层面广,传播力度大速度快。

依据《2019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98.6%。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占比最高,达到26.8%。庞大的使用群体让国内探讨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丰硕,分析的视角有从宏观哲学3到微观个人动机4,分析的主题有中介效应分析5、信息安全6、生活方式7、网络社交8、学习模式9等。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大学生是有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而言,赵丹刘指出智能手机借由移动互联以及丰富的App,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汉语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10此举不仅促进文化适应及文化认同,更能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及社会和谐。

研究也发现,智能手机带给大学生的是更多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受到许多学者专家的关注。11从了解过度使用的动因分析12,到编制智能手机成瘾量表13,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例如:史滋福、郑凯文、张慧敏等进行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方面的研究。142019年,谢铃莉等五位学者以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低头族”,了解他们手机依赖现状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度越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越低。15卞樱芳等4位学者以问卷调查415名大学生,检视他们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习厌倦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厌倦心理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6

上述研究呼应了诸多国外的发现,例如,2017年英国的调查1716到24岁的年轻人有93%使用智能手机。相较于只有72%的成年人,这些年轻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90次,其中有57%的人,会在5分钟之内查看1次手机。“依赖”“成瘾”“奴役”等词汇相继而生,学者强调这些标签是站在人机分离的角度探讨彼此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带给大学生的只有残害,但这样的说法带有二元对立的立场,偏向于对年轻人的一种责难,表示他们自制力脆弱,无法抵御科技的诱惑。18学者呼吁未来的研究,不仅要深度探究为什么一只短小轻薄的智能手机可以让知识水平不低的大学生依赖、成瘾、为奴,更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关注。19

本文援引聚合理论(assemblage theory)以“数智义肢”(homo prostheticus,字义为“类/同义肢”,因国内尚未见有关中文翻译,故作者考虑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的本质以及本研究主题意涵,搭配谐音,自行以“数智义肢”称之,借以凸显数字时代下手机的智能功效)的视角,借由深度访谈深描大学生与智能手机之间,那种近乎人机难辨,界线模糊的关系(intercorporeality),试图诠释后人类时代(posthuman)在科技、具象、知识,与知觉之间互动、共创背景下移动传播的特质。

01

“义肢”“数智义肢”与聚合理论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2050多年前从功能角度提出媒介即讯息的概念,指出印刷媒介的出现是人类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子技术则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并预测不久将达到人类延伸的最后阶段:意识的科技拟态。延伸的概念给当今学者带来手机是人类“义肢”的启发21,就是人体的延伸。22

义肢的具体本意是指一个工具/器具被设计出取代人体失去的部分,或是使人体的某些部分能工作得更好与有效。当手机走入4G多任务的智能时代,马钱特与唐纳修(Marchant and O’Donohoe,2019)23进一步提出“数智义肢”的概念,定义是“人类有机体透过科技的功能性强化‘义肢’这新想法之整体表现与实践”。他们强调,“数智义肢”的存在不只是填补身体失去的部分,修复残缺,恢复正常功能,使得身体完整,而更是能够创造不同的以及有价值的事情。许多研究发现青年人已与手机共生共活,串联在线以及线下生活,私人与社会生活,视手机如同自己心智以及身体的延伸。24而这种“数智义肢”是否能保持一至性、持续性与有效性,则必须放在较宏观的聚合理论背景下来理解。

聚合理论源起于信息科学,近期用来检视移动科技运用在不同内容、媒体、媒体类型与用户实践之间重新排列配置的聚散关系。25该理论关注的是“如何能够使的计算机运算以及通讯传播的服务,运用在移动物质与社会的变迁上,进而在科技、社会、组织与人等要素上相互连结的过程与效果”。而要素上的这种聚合关系与过程会被科技、人、社会等因素增强或弱化,增强发生在稳定的过程中,而弱化会在不稳定的过程中产生。

稳定过程指的是年轻人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关系不仅热烈,而且渐增亲密。米勒(Miller)将此过程称之为“媒介化”(mediatization)26,意指当前媒体内容与平台变的无所不在,物质形态越见于无形,而功能性却更多元分散。年轻人已视这种亲密关系为理所当然,反而不解为什么长辈们总以病理学的角度看他们与手机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也非无时无刻都是稳定的,不稳定的过程发生时关系会疏远。聚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宏观背景架构,检视人机之间一个新的社会-科技的组态构造,以及人机界面的本质。

研究发现4种年轻人与智能手机聚合的稳定表征27:元素与性能的个性化(例如:桌面、铃声、App),社交化的实践(家人、朋友、班群),进化中的身份(高中同校之友到大学舍友闺蜜),增强中的情绪投资(精神、时间、回忆)。这4个原因强化了年轻人与手机的连结。然而也有3个原因会弱化年轻人心理情绪或物质身体方面的连结:当物质与精神元素无法如预期有良性互动时的断链(例如:遗失、无网、没电),社会关系以及相关规范的约制(教会、上课、同侪家规),威胁到参与者的代理感(自主权被挑战、责怪自己如此依赖手机)。

马钱特与唐纳修结合前人文献,以焦点团体法访谈诠释在聚合理论架构下的“数智义肢”概念28,并鼓励后续研究者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以找出异同,精进理论。故本研究旨在探索国内高校生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洞察手机本体、自我、知觉、环境、科技、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互动,进而检视“数智义肢”概念跨文化的适配性。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研究问题1:使用频率时间与使用习惯为何?

研究问题2:经常使用的功能以及价值为何?

研究问题3:手机个性化的状况为何?

研究问题4:忘带手机或无WiFi的情况与感觉为何?

研究问题5:与手机间的关系为何?会如何比喻它?29

02

研究方法

为回答上述问题以达到研究目的,采定质的深度访谈法,分别利用面对面访谈,以及电话或填写内容等诸多方式进行追问,以求回答完整以及深描诠释。学者表示深描是对所观察或研究对象做细致入微的深入内层的描写,以朴实无华的形式找到人类共有的规律和解释,而深度访谈是深描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0在深访对象的规模上,以信息饱和程度决定深访人数31,调查时间从2018年10到同年12月底。此外,为了解答案是否在性别与科系上有所差异,故在此两变量上尽量均等,总计深访样本23人,平均年龄21.3岁,男性12人,女性11人,文科11,理工科12,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使用智能手机,使用率达100%(见表1)。

表1 深访样本基本数据

03

研究结果与发现

1. 使用频率时间与使用习惯为何?

整体而言,大部分同学每天花6—7小时在手机上。使用时数会因当天课程以及作业多寡而有所增减,基本上呈现负相关趋势。课程与作业多,使用时数就减少,整天没课的同学在手机上时间可超过12小时。此外周末假日是否有外出也是重要因素,如果都待在宿舍则使用时间倍增。正如J同学所言:“周末可能就一整天吧,除了洗澡睡觉。”性别上而言,相较于女同学,男性使用时间似乎较少,约4—5小时。

一般而言,除了上课外,有四分之三的人一有空闲就会看手机,平均3分钟查看一次,就算不看手机也机不离身。此外,所有受访者每天起床与睡前都会查看手机,起床大约使用15—30分钟看新闻以及通讯软件,查看有无未处理的信息。睡前花费1—2小时看剧、看小说、刷抖音、打游戏、听歌,看累了大致在1点左右入睡。周末双休日上述手机使用时间就会增加一倍。由于校园生活时间上的上课下课,空间上的教室寝室,手机使用习惯的模式更加明显。吃饭、上厕所、洗衣服也是较规律使用手机的“微时段”,片段化的利用时间学习、娱乐、与沟通。此外,23位同学中只有1位睡前会关机,因为关机会没有安全感,手机已成“护身符”。

每天睡觉前都会看手机,写论文或完成作业也一般是用手机,在睡前会看一些娱乐视频、刷微博、刷抖音什么的,然后大约1点就睡觉。早上一般都有课,醒了就立马起床然后去食堂吃饭上课,路上会边走边看。(N)

虽然白天使用的习惯模式在入睡后就终止,但还是有39%的人明确表明躺在床上待眠前的手机行为会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看一些惊悚鬼片或者激情片不易入睡”(B);“睡前玩久了的话第二天早上会起不来床”(F);“晚上看手机对我来说真的会越看越精神,查看朋友圈让睡觉时间一拖再拖”(U)。

2. 经常使用的功能以及价值为何?

受访同学提到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有:视频、聊天、看小说、看新闻、玩游戏、支付、听歌、拍照、购物、背单词等等。视频主要用来聊天和打电话,其次是看剧、看电影。在通话上一般都通过聊天软件沟通而非传统三大运营商的通讯服务。此外,功能使用上有3点普遍趋势:短信少、拍照多、支付频。P同学表示:“短信都很少用,除了回复一些学校的通知之外就几乎不用。”并且,手机支付是个人钱包、皮夹、信用卡的延伸,是国内手机最大的功能特色,支付宝与微信收付款让生活更便利。诚如K同学所言:

还有就是付款了,我觉得为什么现在的人去哪都要带上手机呢,主要原因就是可以付款买单吧。以前都是用现金,但是现在出门带现金的人应该很少了。例如我自己吧,我从几年前开始就出门从不带现金了,主要也是因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手机都能解决,比如手机缴费啊、买票、挂号之类的太多了,所以手机真的很万能。

功能的使用上,深访内容中清楚地浮现出性别上的差异,那就是“男打游戏,女爱拍照”。12位男性中有10位提到游戏,而11位女同学中只有3位提到游戏,但11位都谈到拍照,以手机纪录生活留下回忆。U同学表示“每顿饭都会拍照给父母发过去。我非常喜欢拍照,基本上平时走在路上看见有不错的景或者喜欢的东西都会拍一拍。”

手机的前后镜头犹如窗户与镜子,拍景如开窗,自拍如揽镜,手机写下生活日志,记录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成长过程。这些个人的资讯强化与激发情绪感。强烈的情绪感让手机变成为年轻人最好的朋友,储存着他们所有的秘密、愉快和忧伤。

在App的使用上,QQ、微信、支付宝、网易云音乐、淘宝、美团、饿了么、爱奇艺、微博、Blibli、王者荣耀、百词斩、抖音、无他相机、优酷、手机知网、今日头条、腾讯地图、酷狗、大学生慕课等是20个平日使用最多的App。QQ与微信主要用来联系家人、朋友聊天、接收学校或班群上的通知;用美团、饿了么点外卖;用网易云音乐以及酷狗来听音乐;淘宝购物;支付宝进行上述的付款;用爱奇艺看电视、看电影;上B站(Blibli)看直播、看视频;以今日头条以及微博获取最新时事与消息,同时浏览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百词斩、手机知网以及大学生慕课App来帮助学习;看短视频抖音来娱乐纾解课堂学习压力;用无他相机App摄录像、自拍、以及后期制作视频;当然“王者荣耀”更是男同学手机上必下载的App。受访者回答节录如下:

QQ:我平时聊天都是用QQ的,微信很少使用,主要是我有一个执念,一直觉得用微信的都是中老年人或者即将步入中老年人的人群,所以为了不服老所以我就一直在用QQ,而且我觉得QQ比微信好用多了,接收文件什么的都特别方便,朋友圈点赞转发之类的都很好用。像微信,朋友圈的动态只可以给别人点赞评论,不能直接转发真的很麻烦。(F)

支付宝:不得不说马爸爸真的很为现在的年轻人着想,支付宝是真的很方便,不仅如此,每天还可以领红包,满减啊送优惠券什么的真的太经常了。而且还可以做公益,例如蚂蚁森林,付款和行走每天都可以收能量,然后就可以长成一棵真的树种在沙漠戈壁。还有就是出门不用再带现金,也不用苦恼找零,甚至坐公交都可以刷支付宝,真的是非常方便了。(K)

淘宝:这个女生应该会经常使用,例如我,每天基本上都会花2小时左右的时间看淘宝,逛逛衣服啊,看看零食之类的,反正就是一看就停不下来,双十一看淘宝的时间更长。淘宝上的天猫超市也特方便,不用担心会买到假货,反正我从来没在上面买到假货,今天买,明天就能到,而且比超市的价格便宜很多。(C)

微博:就像是随身携带的一个实时通,有句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觉得微博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大到国际政治新闻,小到柴米油盐酱醋,微博真的可以覆盖全方位。不仅如此,微博更为普通群众发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我会每天晚上打开微博,看一下我们学校的微博:“闽院新传说”和“我在闽院暗恋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奇闻轶事呀之类的,然后再看一下实时热搜,了解一下大家都在关注些什么。(U)

饿了么:对于上班族和学生族来说真是一个福音。大一还经常会在食堂吃饭,大二的时候就经常点外卖,尤其是现在食堂涨价了,点外卖的次数更加频繁。除了点餐,还可以叫一些水果吃,还可以在网上的超市叫零食之类的,很方便很快捷。(J)

Bilibil:非常万能的视频软件!鬼畜的、做饭的、美妆的、生活的、Vlog……也是各种种类都有,大家也都太有才华了。B站出品的纪录片也各个是精品,《人生一串》《国家宝藏》(联名)每一个从形式到文案都很喜欢。而且弹幕也会有各路专家大神来补充一些片中没提到的知识,收获很大;高考时也在B站看了很多up主的学习经验、名师讲座、网课;也有很多健身减脂的视频,也经常看维密走秀和各种高定发布会的剪辑;最特别的应该就是会有很多YouTube的搬运,可以接触更多国外的视频。(P)

学者表示App的出现是Web 2.0迈向Web 3.0的重要里程碑32,“一指搞定”缩短了网海中查找的时间与精力,易用性与易得性让“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手机研究中获得充分的实证。33这20个学生日常使用最多的App,不仅解决了校园内的食、衣、住、行、娱乐、沟通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构连校外的世界,满足大学生让生活过的更好更充实的身心需求。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这20个App好比人体内的20个器官,既能各自独立发挥功能特色,又能聚合成一完整系统,诸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感官系统等,在麦克鲁汉所言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相互构连合作搭建起一个身心灵统整的完人。从物理学的视角观之,又有如机器内的各个大小不一的齿轮环环相扣,发挥一日之所需百工之为备的“数智义肢”的效能,协同创作纪录生活分享体验。诚如H同学表示:

感觉我现在很多App都是组合使用的,比如想找一些小说看就会先通过百度贴吧看大家的推荐与资源,然后保存进我的百度网盘,再导进掌阅里面看书,掌阅看书比百度网盘舒适;通过微信公众号搜日剧美剧的资源,在百度网盘上观看。

深访还发现,QQ是同学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App,23位深访中有21位每天都用到。除了与朋友、同学聊天之外,还接收群里的消息、看学校、班级发的一些文件。另一个发现是游戏App王者荣耀12位男同学中有11位下载,相较女同学中只有3位下载。

王者荣耀:主要是和舍友一起开黑打游戏,一方面是增进互相之间的感情,促进同学舍友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是作为放松娱乐最主要的方式之一。(R)

3. 手机个性化的状况为何?

10%的同学认为手机无须个性化,除非不更新不能使用,因此,一般情况下不更新App。“我习惯了原来的界面,换一个的话感觉不舒服,一般使用手机自带的,不需要太过多个性化,实用就行”(A)。但九成受访者买到新手机后第一件是就是再买个风格喜欢的手机壳,来“彰显自己同时保护自己”(P)。强调个性化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喜好,对经常使用的软件会更新,尤其对手机的主题、铃声、壁纸、屏锁进行个性化设置,让手机的某些地方更符合自己的审美,个性化也等于另一种时尚。此外,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元素添加进去,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同时也会让自己心情更好。这种反应特别在女性受访者身上展现出来。

会不停地下载新的App,看到感兴趣的就会去尝试一下。我的手机壁纸是上半面空白,下半面是手绘的山和树林,于是我把App都放在上半面,这样也可以一眼看完一面,一加手机有很多功能就很人性化。我觉得手机个性化很有必要,很符合当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独特的需求,也是种时尚。而且在过了手机外表越来越像的时期,各大手机品牌也在不断创新突破,寻找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像OPPO的FindX、小米的探索版、华为签名版都是手机各大厂商在外表上的个性发展。外表都如此,更别提手机里的小方面啦。(U)

个性字体、界面、手机铃声、字体大小、App排版,手机个性化看自己的需求喽,喜欢就做,不喜欢就那样吧。我觉得个性化挺重要的,手机原本的桌面字体很丑,不符合我个性,一定要换掉,要换成符合我个性的,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手机是我的。(H)

我会经常更新手机上的App的,有时发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也会付费下载,个性化设置是一定的,有壁纸呀、App图标、铃声、表情包、聊天的界面、手机字体这些。反正基本上系统默认的东西我都更改了。(J)

学者观察在智能手机与人的聚合过程中,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是成为聚合的强力胶。34在某一个程度来讲,个人化的参与是创造力的一种形式。当年轻人获得一个新手机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各制化的改造它,下载铃声、画面以及App来反映出他们每日的生活、嗜好、兴趣、人格特质等。当参与重新排列组合的频次越多,手机就越能符合他们的需求,满足心理需要,因而产生更强烈的依附,以及更稳的聚合。

4. 忘带手机或无WiFi的情况与感觉为何?

87%的人机不离身,从未忘记带,未带手机会让他们寸步难行。V同学指出:“出门不会忘带手机,走出寝室门的时候就在边走边看了,如果走了一段,发现没有带会立马回去拿,一般出门不久还没下楼梯就能发现。”

感觉很难受,没有灵魂,坐立难安,无安全感,失去了什么,与世隔绝,焦躁不安,世界崩塌,恐惧不安,是外出未带手机的内心感受,因此会想办法回去拿手机。

我之前有过一次忘记带手机的经历。感觉手机不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孤单,甚至有一些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觉得世界都特别陌生。(P)

如果真的无法回去拿手机,“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会去看一些书打发时间”(A)。找书阅读,做其他事情或发呆,是受访者经历过的做法。

所有访谈者都经历过没有Wi-Fi的情况,但由于大部分人都有无限流量,因此不感困扰,“出去玩用流量,不会连Wi-Fi。没有Wi-Fi,没什么影响,我是无限流量,尽管用”(D)。对少数有流量限制的人遇到此情形,就会买流量或者去店里蹭Wi-Fi,一般而言大家都会未雨绸缪,“会先在手机上下载离线视频、电视剧、综艺还有小说啥的,在车上还有闲着的时候看,然后手机就用来拍照,听歌”(G)。访谈同学K具体的指出:

因为我不是本地人,所以我回家坐火车的时候会经过很多的隧道,进入隧道都是没有信号的,手机不能上网也不能发短信打电话。我回家大概要8个小时的时间,这中间基本上都不可以上网,所以我会听听音乐来缓解一下无聊的状况,或者提前下载一些电影看,这样在不能上网时候看一些离线的电影度过时间,再或者就是睡觉。手机不能上网的时候就感觉很无聊,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遗失、无网皆会造成年轻人心理与物质本体以及社会的断链,破坏与智能手机聚合的稳定,为防止情绪上的焦虑不安与恐惧,使用者会先行投入更多金钱与精神上的资源,例如购买充电宝,时刻确认手机的存在,如此让人与手机的关系更紧密聚合难以分离。

5. 与手机间的关系为何?会如何比喻它?

“我觉得手机就是自己,从买手机那一刻起就要实名制,就要将证件与自己拍照上传,之后所有的东西都要手机,它比身份证还要身份证”,A同学毫不犹豫的回答,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同学言谈中都认为手机就是自己。其他的人物比喻依次数多寡,依序是男女朋友、老师、管家,以动物的比喻上是猫、狗、公鸡。猫、狗以及男(女)朋友都是陪伴性的心灵寄托,“手机就好比是一只小猫,天天都需要撸它!狗,可以一直陪着我,还不会背叛我”(G)。受访同学K表示:

我觉得手机更像是另一半。动物或是猫。在我的生活中,我几乎是无时无刻不与它在一起,它也特别聪明特别万能,生活中的事情它几乎都可以解决。除此之外,它也很贴心,天气冷了会提醒我加衣服,生日的时候会发生日贺卡给我,还会唱生日快乐歌。最重要的是不会惹我生气。

老师、管家以及公鸡则突出手机以其强大功能建立起与受访者的关系。“老师,像知乎、一些公众号上,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心理学之类的,还有很多冷门知识”(S)。“手机带给我生活很多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很多东西所以像我的管家”(T)。公鸡则彰显手机叫人起床的功能。

上述拟人化的比喻,突显受访者对手机的信任感,不仅当它是一个可接近的、靠谱的,并且是可信任的一个主体,从这个信任中获得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与反馈,进而带来幸福感,学者称之为“耦合系统”(coupled system)理论35,强调事物间交互作用下的正循环。就像公鸡的比喻,手机是一个信任的闹钟,可以准时叫他们起床,帮助他们在一天之初迈出稳健踏实的学习第一步,还可以提醒他们跟上整天生活行程的节奏。

同学中也有两位男性指出手机就是手机,一个工具而已,没有类比性。或是彼此间关系还没有达到亲密关系种的程度。

04

结论

整体而言,所有受访者一致表示,手机让他们“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吃山珍海味,买卖八方货;览世界风光,交谈全球人;找图书资料,观视频影视等等。手机让学习更方便,沟通更便捷,生活更丰富,支付更容易,“最大的便利的话,就是手机改变了我许多的生活方式,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U)。“总之就是省时省力省心”(U)。如同E同学最后具体地指出:

总之,我机故我在,手机使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快,使我们接受新东西,新事物的时间大大缩短,更加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生活节奏;手机对我们外出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可以使我们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有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便利的保障,方便我们的出行;手机所带来的移动支付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金融支付模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随之发展的还有网购,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手机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方式,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真难以想象现在的生活如果没有手机,要如何活下去!

先前文献指出年轻人与智能手机的关系不仅是热烈,而且渐增亲密,模糊了人与科技间的界线,视手机不仅为肢体的延伸,更可以将柔软的脑神经形塑成数字加智能“数智义肢”的心智延伸。经由多元的功能搭筑起个人、他人与社会的网络;建立起紧密的人机聚合关系,如同凡登·阿毕莱(VandenAbeele)(36)所描述的那样,当科技已深深植入生活,使用者已视不间断的讯息为理所当然,透过手机内容与平台的功能性;年轻人无缝地游走在在线与线下的世界,连结他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沟通着他们内心的自我与社会的自我。

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上呼应了上述学者的发现,也符合马钱特与唐纳修“数智义肢”的概念,然而也洞察到“手机就是自我”的看法在受访学生中虽未成型,但已慢慢浮现。回顾聚合理论是将研究视角放置于一个更广大以及不断改变的物质与精神元素混合的整合架构背景下去理解,诠释自我、知觉、科技、社会环境以及他人之间的互动。在国内从买手机那一刻起就要个人脸部照片搭配身份证的实名制,所有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乐钱财,都跟手机捆绑在一起。手机号就如条形码,经常要回传的验证码就像通关密语,一日数次的过程里再次确认的身份,微观的古典学习理论强调了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也部分解释了手机已变成自己的原因。

此外,对更追求隐私化和个性化的大学生而言,手机承载了他们许多的隐私秘密,记录了点滴癖好,尤其现在的很多应用都经由大数据和演算法预测出以及推送自己所喜所好,所以手机会变成越来越隐私的东西。这些一般都是不想让别人看到的,因此当手机被他人翻看时,会感觉自己被冒犯,会很反感,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了第二个自己。诚如受访者K所言:“每个人似乎都不喜欢别人动自己的手机,甚至很多情侣会为此吵架,可能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手机上的自己,而不是身边真真切切存在的人”。

再来,另一个解释“手机就是自我”的直观原因就是许多人正看你平时发的动态或朋友圈,透过手机了解你,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学生在经过对手机的“外貌”以及“内在”的个性化改造,周而复始,凸显了元素与性能的个性化、社交化的实践,进化中的身份,增强中的情绪投资,强化了年轻人与手机的连结,手机能够代表的自我的程度不断加深,并且改变着自我。这个情况正如同英国著名科学家与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在1999年所预知以及强调的“工具制造者已被他们自己的工具重新塑造”(37)。随着5G时代的来临,其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的特性下(38),“手机=自我”的概念可预期到会更普遍。

最后,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在手机使用的频率时间、习惯、功能、个性化以及与手机间的关系上,存在着性别差异,是未来可进一步的研究主题。本研究以质性的深度访谈法,虽可深描有益于理论的扎根,但受限于外在效度的推论,日后以问卷的大样本,拓过统计分析验证该概念与理论,是未来可采用的研究方法。

注释

1Carsten Srensen,Mark deReuver,Rahul C.Basole.Mobile Platforms and Eco-Systems.Journal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vol.30,no.3,2015.pp.195-197.

2Chang S.Park.Examination of SmartphoneDependence:Functionally and Existentially Dependent Behavior on theSmartphon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93,2019.pp.123-128.

3苏洁、叶勇:《技术哲学视野下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异化及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

4高晓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6期。

5陈慧、许丹阳、杨智辉:《大学生神经质与智能手机成瘾:序列中介效应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第5期。

6周凤飞、王佳佳:《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8年第10期。

7于婷婷、刘一帆:《智能手机使用对“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新闻大学》,2016年第4期。

8邵明英、王艺澄、李香宁:《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影响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9彭燕、钟海峰:《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手机多元使用的新渠道、新思路》,《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10赵丹、刘一:《智能手机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3期。

11章群、龚俊、李艳等:《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影响因素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16年第1期。

12曹美兰:《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第6期。

13赵玉桥、何琳:《大学生手机过度使用的动因分析》,《东南传播》,2017年第12期。

14苏双、潘婷婷、刘勤学等:《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第5期。

15史滋福、郑凯文、张慧敏等:《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心理研究》,2017年第1期。

16谢铃莉、季雨楠、李晨阳等:《大学生“低头族”现状及与社会适应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年第2期。

17卞樱芳、周俊、王栋等:《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习厌倦的相关研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年第1期。

18Ofcom(2017),Adults’Media Use andAttitudes,availableat:www.ofcom.org.uk/__data/assets/pdf_file/0020/102755/adults-media-use-attitudes-2017.pdf(accessedNovember 29,2018).

19Veronik Konok,DóraGigler,Boróka M.Bereczky,dám Miklósi.Humans'Attachmentto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tyl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61,2016.pp.537-547.

20Chang S.Park,Barbara K.Kaye.Smartphoneand Self-Extension:Functionally,Anthropomorphically,and Ontologically ExtendingSelf via the Smartphone.MobileMedia&Communication,2018.pp.1-17.DOI:10.1177/2050157918808327.

21Marshall Mc 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Extension of Man.New York:Ark Paperbacks.1964.pp.108-109.

22Elizabeth Keating.HomoProstheticus:Problematizing the Notions of Activity and Computer-MediatedInteraction.Discourse Studies,vol.7,no.4/5,2005.pp.527-545.

23Russell W.Belk.Extended Self in a DigitalWorld.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40,no.3,2013.pp.477-500.

24Caroline Marchant,StephanieO’Donohoe.Homo Prostheticus?Intercorporeality and the Emerging Adult-SmartphoneAssemblage.Information Technology&People,vol.32,no.2,2019.pp.453-474.

25Mariek MP V.Abeele.MobileLifestyles:Conceptualizing Heterogeneity in Mobile Youth Culture.Newmedia&Society,vol.18,no.6,2016.pp.908-926.

26Peter Vorderer,Nicol Kr9mer,FrankM.Schneider.Permanently Online-Permanently Connected:Explorations intoUniversity Students’Use of Social Media and Mobile Smart Devices.Computers inHuman Behavior,vol.75,2016.pp.347-355.

27Manuel De Landa.A New Philosophy ofSociety:Assemblage Theory and SocialComplexity.London:Bloomsbury.2006.pp.27-29.

28James Miller.The FourthScreen:Mediatization and the Smartphone.Mobile Media&Communication,vol.2,no.2,2014.pp.209-226.

29Maggi Savin-Baden,ClaireHowell-Major.Qualitative Research: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eory andPractice.London:Rutledge.2013.pp.207-209;272-274.

30Bob Zimmer.“App”Voted 2010 Word of theYear by the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availableat,https://www.americandialect.org/app-voted-2010-word-of-the-year-by-the-american-dialect-society-updated(accessedMarch 9,2019).

31Alexander J.A.M.Deursen,ColinL.Bolle,Sabrina M.Hegner,Piet A.M.Kommers.Modeling Habitual and AddictiveSmartphone Behavior:The role of Smartphone Usage Types,EmotionalIntelligence,Social Stress,Self-Regulation,Age,and Gender.Computers in HumanBehavior,vol.45,no.2,2015.pp.411-420.

32Yoonhyuk Jung.What a Smartphone is toMe:Understanding Use Values in Using Smartphones.Information SystemsJournal,vol.24,no.4,2014.pp.299-321.

33Catherine Middleton,Rens Scheepers,VirpiK.Tuunmainen.When Mobile is the Norm:Researching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Mobility as Post-Adoption Phenomena.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Systems,vol.23,no.5,2014.pp.503-512.

34Arthur C.Clarke.Profiles of theFuture.London:Victor Gollancz.1999.p.180.

35项立刚:《关于5G,终于有人能讲明白了》,2019年3月18日,http://www.51cto.com/act/techstack/edm37,2019年3月22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