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刊,对不起,我要去发SSCI了!
2018-10-29 15:42:34
  • 0
  • 0
  • 11

来源:学术志

作者:苏坦 

2018年9月13日,《新华网》发布了一则消息,名为《我国学者发现一种“消除戒毒痛苦”新方法》,这位学者便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梁莹。

文中指出“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尖精神健康期刊《JAMA Psychiatry》(《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且该研究成果表明“将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应用于戒断初期的成瘾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戒毒过程中的痛苦、焦虑、失眠等症状。”

2018年9月13日,也是上述消息发布的同一天,知名学术监督网站《新语丝》发表了《关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团队论文研究方法的一些疑问》一文,对梁莹团队研究中的样本总数、分析方法及实验结论进行了质疑,作者指出:

L文(指梁莹等论文)在结论中提到“This study further proved that rTMS acts as a prospective tool against withdrawal syndrome”。这样的结论在S文(梁莹等论文中所引用的一则文献)中已经得出,L文中的图片B与S文中的图C提示的信息几乎是一致的。需要提醒的是S文也仅是个通信类文章(注:通信类文章跟一般的正式研究论文不一样,篇幅短小,600字以内,算是那种研究速递性质的,这类文章对期刊的影响因子计算无关)。

作者还质疑道:

1)L文提到的双盲实验设计很难成立;
2)L文中没有提供客观指标记录的结果,很可能实验在MEP、以及一些生理反馈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3)L文提到了间接结果,如睡眠、焦虑、抑郁等数据,但这些间接结果并非原始实验设计追求的目标,至少实验追求的生理或物质的改变指标没有实现。故而,L文基于的实验整体上是失败的。纵然实验带来一些间接正面结果(withdrawal syndrome),也没有什么新意,很多研究也已经提及了。

此外,该作者还梁莹发文的类别进行了质疑:

对点击查看该期刊对不同类别文章的定义(简言之,正常的研究论文,需要3000字以上;但是L文之类的研究信件类文章,只有600以内,还不能有内容摘要,附件,最多6个参考文献等限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科研论文)。
只是这样一篇含有“非参数(non-parametric)”、“运动诱发电位(MEP)”、“正面结果(withdrawal syndrome)”的质疑并没有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因为对于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来说,发表英文论文很难,采用量化的方法发表英文论文更难。

12天后,也即2018年9月25日,《新语丝》再次出现了关于教授梁莹的帖子,《举报社会科学领域的“韩春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教授》,文中指出“之前梁教授到处让别人报道他们这篇文章(“消除戒毒痛苦”新方法),现在梁教授现在在到处删帖。看来确实有鬼了。目前南京大学主页等公众号的关于她的报道新闻已经删掉”。

文中还指出:

“另外爆料:梁教授动用资金和关系,把她知网曾经发表的几十篇中文文章全部撤稿,这些文章很多有问题,设计数据造假,重复发文等,现在帮她拿到国家的各种头衔的文章全部检索不到了。”

这篇文章第一次详细列举了教授梁莹删除的论文目录,且全部是中文文章。笔者于2018年10月3日看到这篇文章时,一股不祥的感觉扑面袭来。

果真,在《新语丝》第二篇举报文章发布一个月之后,也即2018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王嘉兴发表的一篇文章《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瞬间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本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考据精神,第一次公布了教授梁莹疑似抄袭论文的直接证据。此后短短几天之内,教授梁莹及其撤掉的“一百多篇论文”轰动了学术圈。

只是在众声喧哗之时,这件事件的起因,那篇被质疑、被撤稿的英文论文却被人遗忘了,举报该篇英文论文之外所附的“另外爆料的中文论文”最终成了事件的导火索,而这又是一件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情。

细思极恐其一:教授梁莹那篇关于“消除戒毒痛苦新方法”的英文论文是否涉及在方法论上有问题,是否涉及学术不端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而这篇文章才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假如举报者不另附教授梁莹被“404”的中文论文,关于那篇英文论文的讨论会不会一直石沉大海?毕竟在刷爆朋友圈的《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一文中,也并未提及那篇被质疑的英文论文。

细思极恐其二,很多文科教授开始着力于SSCI或者SCI。在一些高校的评价体系里,SSCI或SCI代表着学术的国际范儿,比CSSCI占据更大的权重。有的学校规定发一篇CSSCI奖励4000元,而发一篇SSCI或SCI奖励几万元,在评职称的时候,更有一篇SSCI等于两到三篇CSSCI的“算法”。如此重赏之下,学者转向英文写作也不足为奇了。

2018年10月19日,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了一则消息《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发表SSCI&SCI双检索高水平论文》,文中指出:

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杨春玉博士在我校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梁莹教授指导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Frontiers in Psychiatry》国际期刊发表“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as mediators between str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people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 in China”学术论文。2017年《Frontiers in Psychiatry》同为SCI -JCR-Q2及“SSCI-JCR-Q2”杂志,是SSCI&SCI双检索期刊,2017影响因子为2.857。

大学梁莹教授”等字样。在发一篇英文论文就上“新闻”的“学术GDP指数导向下,学者们也早已明确了奔跑的方向。于是出现“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的现象。

这则消息现在依然存在,只是文中已经没有了“我校特聘教授南京“。

此外,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实现发英文期刊的“效益最大化”,主动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因为“SCI的篇幅更短些,一年下来发的篇数能多些”,且SCI或SSCI如若造假比CSSCI更具隐蔽性。这也是为什么对教授梁莹英文论文的质疑迟迟得不到回复的原因。在我国对英文科研成果鉴定尴尬缺席的背景下,教授梁莹若无中文论文的疑似“学术不端”,则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韩春雨:“不存在主观造假的故意”。

细思极恐其三,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授们都转向“英文、批量且模板”式的学术生产的时候,真正的思想与讨论不见了。更细思极恐的是我们只是看到某位教授发表了上百篇论文,但是却难以总结出这位教授的任何一点思想,这让人文社会学科的社会担当大打折扣。这些论文变成了一堆僵死的数据,失去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活力与动力。

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国家的期刊虽宣称中立,但是仍不同程度地带有意识形态立场,几经摸索,一些学者便摸清了其中规律,并牺牲自己的学术立场来迎合编辑,也让中国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面临挑战,而这些,又是被学术评价体系所忽略的。学术失去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义,也就变的危险了。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崇洋媚外”的背景下,教授梁莹是勤奋且实用的,她“逼着自己每天早6点起床,凌晨1点才睡”。她是这个评价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尽管这条道路“并不轻松”,2017年,梁莹在接受《政治学人》专访时指出:

“现在看起来我早年发表的一批SSCI收录论文确实比较幼稚,方法也比较简单,但是就像爱因斯坦的板凳,至少慢慢的学术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严谨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写作。”

只是教授梁莹没有等到“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在网络舆论“墙倒众人推”的背景下,教授梁莹又是不幸的。《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张天蔚的话可能代表了更多群众的心声:我希望就此事件她能够身败名裂,如果这个这样的人还可以在学术界风生水起获得学术地位的话,那么对那些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者们就实在是太大的伤害和羞辱了。第二应该追查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在这个学术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难道就没有人怀疑过吗?

这种背景下,梁莹并不是“在学术圈待不久了,而是在学术圈待得太久了。”

只是板子都打在教授梁莹上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授梁莹只是“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下的一朵奇葩”,想到这,那篇最早被质疑的英文论文是否涉嫌学术不端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