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2019-08-16 23:01:44
  • 0
  • 0
  • 3

作者:李强 邓建伟 晓筝

来源:《社会学研究》1999 年第 06 期 第 1-18 页

摘要:生命历程研究虽然在国外社会学界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国内学界还鲜有研究者有意识地运用此范式进行研究。为了向国内同行推介这一领域,我们就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发展、分析范式、理论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对该领域所运用的定量方法中较新的“事件史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生命历程研究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

生命历程研究(life course research)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计划,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事件和角色 (地位),及其先后顺序和转换过程。从已有的研究来看,所谓的生命事件一般包括接受教育、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结婚或离婚、生养子女、参加工作或辞职、居住地的迁徙、退休等事件;通常考察的角色或地位大致包括阶级或家庭成员资格,教育、婚姻和受雇的状况,有时还包括政党成员资格、宗教归属、自愿者团体及活动的参与等。

在上述研究中,个人的生命历程被主要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研究不仅要求在一个共同的概念和经验性研究的框架内对个体生命事件和生命轨迹的社会形式做出解释,并且注重考察影响这些事件和轨迹的社会进程。在许多从事生命历程研究的学者看来,他们的诸种努力不仅有利于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能超越社会生活研究中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长期隔离状态,并具有对各理论学派、学科加以综合的潜力。

一、概念辨析:“生命历程”、“生命周期”、“生命跨度”及“生活史”

对初步接触生命历程研究领域的人来说,常常会见到下面一组相近的概念:生命历程(life course)、生命周期(life cycle)、 生命跨度(life span)和生活史(life history)。它们是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在不同的意义指涉下所使用的。对这些概念的细微差别进行辨析,首先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生命历程”内涵及外延的理解。

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它关注的是具体内容、时间(timing)的选择,以及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的先后顺序。一般而言,尽管生命历程与家庭、经济、政治中的社会过程相联系,但它基本是个体层次的概念, 与生命周期所包含的世代(generations)概念没有内在联系。

生命周期的原义是指由自然人口的再生产机制所驱使的成熟和生育过程。这个概念常常在比喻的意义上被使用,从而使人们在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现象进行分析时受到启发。在社会学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与生命周期概念相关:个体老化(aging)、 家庭生命周期和组织生命周期(O'Rand等,1990)。这一概念包含了再生产(reproduction)和世代的含义,所以它更确切的是与群体,而非与个人相联系。并且由于概念中带有不可避免性、无差异性和决定论的内涵,因此在今天,多数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生命历程的概念。

生命跨度指的是个体从生到死一生的持续期。除了出生或死亡的事件以外,它认为生命过程是连续、无跳跃性差别的成熟过程。生命跨度的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得到了较普遍的运用,用于描述和解释从出生到死亡的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生活史可以被定义为: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情景里,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它所涉及的主要是通过非结构或半结构访谈收集到的对过去生活的描述,也包括对信件、照片和日记等个人资料的研究。生活史研究与生命历程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传统有很大的重叠,尤其是针对一些具体的社会学研究来说,二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注:例如,从许多关于生命历程研究和生活史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到,它们都把《在欧洲和美洲的波兰农民》(ThePolish Peasant inEurope and America)、《大萧条中的孩子们》(Children oftheGreat Depression)等研究当作本领域中的经典之作。)

二、生命历程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1940年以前的生命历程研究

生命历程研究作为一种分析范式,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1940年以前的时期,其主要推动者是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这一时期,美国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大量人口从农村纷纷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展。然而社会问题也有很多,如移民问题、青少年越轨问题、犯罪问题、家庭婚姻问题等。它们引起了芝加哥学派极大的研究兴趣,许多学者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查,著书立说, 寻求解答社会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托玛斯等(Thomas & Znaniecki)通过对移民问题的深入研究,写出了《在欧洲和美洲的波兰农民》(1918~1920)这一不朽著作。

在这一著作中,他们率先运用了生活史、生活记录和情景定义的方法研究社会变化和移民的生活轨迹。特别是托玛斯明确指出,研究移民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运用纵贯研究的方法来研究移民的生活历史,这种研究必须关注不同类型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在不同环境中生活时间的长短。并且跟踪这个群体的未来生活,获得关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经历的连续记录。”托玛斯提出的这一观点,实际上就是生命历史程研究的萌芽。

然而托玛斯倡导的上述研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甚至还遭到了当时新实证主义的排斥。直到1960年以后,人们才在托玛斯有关移民研究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掀起了生命历程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二)生命历程研究从60年代开始和复兴

60年代以后生命历程研究的巨大发展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化和生命历程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60年代以前,有关社会变化和生活模式的研究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似乎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联。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突如其来的生活事件,如经济危机、朝鲜战争,甚至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等社会事实的出现,迫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起生命模式和社会历史变化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概念。在这一方面率先作出理论概括的是雷德尔(Norman Ryder),他在1965年的论文《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中明确指出要使用“同龄群体”(cohort)这一概念来研究生命历程(Ryder,1965 )。从此以后,“同龄群体效应”(cohort effects)实际上成了生命历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基于对历史年龄和社会年龄的深刻理解,人们认识到生命历程镶嵌于社会设置之中,并且还受到历史力量和同龄群体效应的影响。在这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主要有里雷伊(Matilda Riley )和他的助手们。他在1972年提出年龄分层理论,这一理论将同龄群体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将个人归入一定的同龄群体,然后再估价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对不同同龄群体的影响,并提出了反映社会变化的年龄级生命模式(age-graded life patterns)的观点(Riley,1972)。里雷伊还进一步撰文论述年龄和时间的关系。他认为,一旦个人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情景之中,历史事件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必须加以考虑。

假如社会变化影响了两组邻近的同龄群体的生命轨迹,那么这两组相近年龄的人在行为上的差异就既可以归因于历史的变化,也可以归结为个人的原因。总之,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命历程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纽加尔顿(Bernice Neugarten)在1976 年的文章中提出了标准时间表(Normative timetable)的概念。他的标准时间表实际上是社会年龄和生理年龄的叠加。社会年龄指的是社会时间表,它是依据社会对不同年龄的社会期待而制订的,年龄期望详细说明了主要生活事件发生的恰当时间。例如,在任何现代社会中,入学、就业、结婚、生育、退休都被认为应在某一个合适的年龄发生。

在生命历程的每一个生命阶段,如果偏离了标准的社会时间表,就可能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并受到社会的“惩罚和制裁”(Neugarten,1976)。这种观点在后来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对标准社会时间表的偏离在一些特定情形之下,同样也可能有正面的影响(Chen等,1999)。

第三,在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二者共同支持、推动了生命历程的社会学研究。例如自60年代风行的纵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就已经隐含了生命历程的研究视角。正如默顿(Merton,1968)所总结的那样, 生命历程研究的发展是理论和调查事实共同作用的结果。生命历程研究实际上形成了两种较为稳定的分析传统:一种是从同龄群体及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生命历程,另一种是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待生命历程。

同龄群体及历史的视角(the cohort- historicalperspective )将年龄视为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角度和个体历史经验的分层基础。年龄等级(agehierarchies)规定了在某一年龄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特权和酬赏。在生命历程研究历史上,对这一传统作出主要贡献的人物是林顿(Linton,1942)、曼海姆(Mannheim,1952)和雷德尔(Ryder,1965)。里雷伊等(1972 )在《年龄和社会》一书中对同龄群体及历史的视角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从而基本上形成了这一分析视角的主要框架。

社会文化视角(socioculturalperspective )与同龄群体及历史的视角不同。它认为在生命历程研究中,是社会文化的内涵规定了年龄地位(age status),是社会文化规定了生命历程的标准化模式,人们在社会中必须按照社会时间表(social timetable)的指示参与社会生活。对这一传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1956)、约翰斯通(Johnstone)、罗索(Rosow,1978)、克尼斯顿(Keniston)、科尔曼(Coleman,1972,1984,1986)和布朗芬布拉尼尔(Bronfenbrenner )。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纽加尔顿是这一分析视角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生命历程研究中,两种传统共同促进,在后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分析范式。

(三)生命历程研究与密执安收入动态追踪研究的“联姻”

进入80年代之际,生命历程研究邂逅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这就是研究者们开始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对“密执安收入动态追踪研究”(the Michigan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以下简称PSID)的数据进行深入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研究的发展。

1977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ocial ScienceResearch Council)组建了一个名为“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人类发展研究”的跨学科专门委员会(主要由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和经济学者组成)。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该委员会致力于跨学科的综合,并希望对关于成人发展的纵贯性研究中的某些发现作出更充分的阐释。1978年底,在该委员会举办的首批会议上,来自PSID的研究者介绍了他们的一些研究发现,并对与生命历程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做了概要性的介绍。随着会议讨论的深入,与会者们开始意识到了PSID在实证材料方面对生命历程研究的意义。于是,该委员会于次年专门派代表与动态研究的执行机构“密执安大学调查研究所”接洽,商讨合作开发动态研究数据的有关事宜。双方达成了生命历程研究史上一次具有阶段性意义的理论与数据的“联姻”。

PSID始自1968年,其初衷是为了检验有关贫困的自我维持理论。该项目启动时的样本由抽自全国的5000个家庭组成,并于每年进行一次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了就业、收入、家庭构成、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最终形成的数据还增加了当地的失业率、工资水平、劳动力需求状况等环境信息(Ducan等,1985)。随着该研究的历年进展, 一个高质量的纵贯性数据库得以形成。除了满足原定的研究需要以外,它也为生命历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

这两个学术共同体在合作研究中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即通过在生命历程研究中运用新方法、提出新问题,来运用和扩展原有的发展性数据(尤其是纵贯性数据)。合作的互动过程推动了理论的共同发展。沿着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思路,PSID建立了一个关于经济变迁和家庭适应之间互动关系的生命历程模型。

其基本结论是:经济困难有助于激励家庭成员到社会中主动寻求增加收入的机会;在家庭内部,经济困难迫使家庭通过增加或减少家庭成员等手段来改变家庭结构,以此增加家庭适应社会的能力,家庭适应性的增强又反过来改善了家庭应付暂时困难的能力。这一模型虽然只是用于探索贫困的自我维持理论,但它通过研究生命历程中家庭和经济环境之间的互惠效应,最终建立了这一领域的动态理论模型(参见Corcoran等,1980;Corcoran等,1984;Corcoran等,1985;Duncan等,1988,1991)。另一方面,那些运用PSID的数据进行生命历程研究的学者们,也在家庭、性别角色、收入以及生命历程中重大事件之影响等领域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进展。

例如莫因等(Moenand Smith,1986;Smith and Moen,1988;Moen,1991)考察了妇女的工作和家庭角色等问题;史密斯等(1983)研究了婚姻破裂事件中的生命历程效应;霍弗尔兹(Hofferth,1985 )考察了出生时的家庭类型对儿童经历的影响;伯克胡瑟尔等(Burkhauser等,1989)则对生命历程中影响经济境遇的事件进行了考察等等。经由生命历程视角和PSID“联姻”而产生的效应,引发了很多研究者运用各种追踪研究(Panel Study)数据来进行生命历程研究。对中国学界来说,除了应对上述学术成果进行学习之外,这种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模式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生命历程研究中的事件史分析

如果说生命历程研究与PSID的结合是理论视角与经验数据的结合,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事件史分析(event history analysis)在生命历程研究中的应用,则可以被看成是理论视角与统计方法的结合。

事件史分析作为一套统计模型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中都有所运用。单在社会学里,就可用于社会流动和地位获得、组织动态学、政治变迁、种族冲突及动员等领域的分析。同样, 当事件史分析自80年代中期开始被运用到生命历程研究之后,一些研究者认为,通过提供对社会生活中多重时间变量的恰当处理方法,事件史分析引致了生命历程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Mayer等,1990)。

事件史分析方法对生命历程研究的贡献在于,它可以帮助社会科学家在对历时性变化的考察中发现一定的模式。或者说,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理清作用于不同层面(例如个人、家庭、社区、阶层、种族群体、同龄群体等)的因素,而且有助于对不同时间维度(例如年龄、在某一社会地位上的持续期、在特定社会状况中所处的时间等)作出区分。

将事件史分析运用于生命历程研究,研究者对工作经历、失业、移民、生育、结婚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比以前的研究更为精细的成果。例如麦耶尔和卡罗尔(Mayer & Carroll,1987)采用德国生命史研究(the German Life History Study)数据, 对职业流动和阶级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考察。通过对两个时间维度(在某职业位置上的持续期和某阶级中的持续期)的区分,分析了阶级地位对工作转换率的影响,以及职业流动与阶级流动之间的重要差别,从而更加清楚地展现了德国的劳动力市场过程。

索仑森(Sorensen,1990)更是将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事件史分析方法和PSID数据三方面进行了结合,来研究失业问题。突出之处在于其模型中包含了时变协变量(time-varying covariate),并对这些协变量与时间的交互效应进行了估计。按照上述思路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开始于周雪光和图玛、莫因(1996)等人的合作,他们考察了国家和政治机制对个人生活机会的影响,从而揭示了国家社会主义中的分层动力学。

在更细致的研究中,周雪光和侯立仁(Zhou & Hou,1999 )考察了“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对年轻人的初职获得、以及此后生活状况的影响。这篇以“文革中的孩子们”为正标题的论文,让我们自然想到了艾尔德(Elder,1974)的名作《大萧条中的孩子们》。二者相比,前者在方法上运用了更精细的事件史分析模型,并且在理论上综合了国家与生命历程的视角(参见Mayer等,1989), 但是在对研究发现的解释上,还有待深入。

上述研究可以被看成是用动态的模型来对动态的生命历程进行的研究。这一进展在国外社会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社会流动为例,研究者已开始放弃传统的在不等时间间隔状态下的静态比较(例如在不确定的时点上对父子地位的比较),而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将随时间变化的解释变量纳入到分析中来,从而使事件史分析的运用日益广泛。为了促进国内学界对事件史分析方法的了解,我们将在本文第四部分用一定篇幅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三、生命历程的研究范式

范式是用来指导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的一组经过明确阐述的概念和命题。范式还为研究者提供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命历程分析范式得益于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主要有生活史研究的代际传统,同龄群体和年龄分层理论(Elder,1975;Riley等,1972),文化和代际模型和社会生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

(一)核心概念

艾尔德将生命历程定义为“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年龄分化而体现的生活道路”。这里,年龄分化(age differentiation )指的是“年龄所体现的社会期望差异和可供选择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影响到了生活事件的发生及其在某一状态中持续时间的长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阶段,变迁和转折点”。艾尔德还认为年龄级的变迁发生于一定的社会建制之中,并且易于受到历史变化的影响(Elder,1985)。

轨迹和变迁这两个概念是目前生命历程范式中基本的分析主题。轨迹(trajectory)是指在生命跨度以内诸如工作、婚姻、自尊等的发展轨迹,它依据角色发生的先后次序而建立,并且反映了人在较长时期内的生命模式。变迁(transition)总是在生命轨迹之中发生,并且由某些特别的生活事件所标明(例如第一次参加工作,第一次结婚)。一些变迁可以划入年龄级的社会生活的范畴,也有一些变迁不能划入这一范畴(例如突然病倒)。

生命历程研究特别关注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标准时间和角色变换的先后次序。例如霍根(Hogan,1980)就强调要研究两种变迁之间的时间间隔。伽斯皮(Caspi)等则认为,延误变迁可能会产生冲突性的后果, 并因此而增加未来生活的难度。所以用生命历程范式分析社会现象时,要特别关注事件与事件之间持续时间的长短,要关注事件是否是依社会时间表而产生,主要生活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它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

轨迹和变迁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turningpoints)。转折点有可能改变生命轨迹的方向。社会生活中可能改变生命轨迹的社会事件主要有入学、就业、参军、结婚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时代的“金榜题名”就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二)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

为了阐明变动的环境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轨迹的,艾尔德(1996)归纳了以下四个在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最核心的原理(principle):

1.一定时空中的生活(lives in time and place

在经受巨大变迁的社会中,对于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来说,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社会景观是不一样的,因而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机会和个体所受到的社会限制也是不一样的。当社会变化对一代又一代的同龄群体产生了不同影响时,生命轨迹的历史效应就会以同龄群体效应(cohort effect)表现出来;当社会变化对接连几代人的影响大致相同时,社会对生命轨迹的历史影响就会以时期效应(period effect )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哪一年出生和人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它是进行生命历程范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个人能动性(human agency)

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人在社会中所作出的选择除了受到情景定义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个人的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出个体的行为表现,所以人的能动作用和自我选择过程对于理解生命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命历程研究中尽管存在着年龄级规范的社会控制,但是个人的能动作用和他们的自主选择使得生命阶段和实际社会变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松散的匹配”(loose coupling)。与文化的年龄级规定相反,同样年龄的人并非同步地经历生命历程中的各个主要生活事件。

一般说来,他们所经历某些事件的时间和所经历事件的先后次序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例如就业、结婚、生育等这些都是过渡到成年期的主要生活事件,人们并没有因为年龄相同而步伐一致地同时经历这些事件,相反他们经历这些事件的时间都极不相同。这些都深刻地说明个人能动作用在生命历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个人能动性在生命历程中的作用还生动地体现在克劳森(Clausen)的研究中。他的调查显示:成功的人生往往源于具有如下品质的人,他们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人生的努力,确认自己的目标;能够详实地理解自我、别人和可供选择的事物;并具有追求既定目标的恒心和毅力。具有上述品质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现杰出,他们充分发挥了人的能动作用,在生命历程中更能得到满意感,更能充分地自我实现。

3.相互联系的生活(linked lives)

一般说来,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一定的群体。因为只有这样,个人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并也向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社会关系还是传递各种社会感情的媒介。例如青少年的父母亲离婚之后,不仅会影响到父母和本人未来生活计划的改变,而且还会影响青少年向成年期的转变,甚至可能会推迟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推迟他们就业,推迟他们的婚姻生活。所以“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每一代人注定了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

在更一般的意义上,“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指的就是互动着的社会生活,就是人在一生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网。互动世界和社会关系网将个人与发生在社会中更广阔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

4.生活的时间性(the timing of lives)

生活的时间性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它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生活的时间性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在何时发生甚至比这一事件本身更具意义。

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指的是角色的发生、延续和后果, 以及相关的年龄期望和信念。例如,社会性时间规定了在某一有效的时间段之内,个体可以自由选择配偶,但是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一旦超出这一有效时间段,个体就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配偶,甚至还要冒一辈子都要独身的危险。

除此之外,社会性时间还可用于规划多个生命轨迹之间的协调发展。例如在现代社会,年轻夫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上、时间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他们总是将他们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时间推迟到30岁以后。虽然社会性时间指明了某些生活事件、某类社会角色应发生的恰当时期,是社会所普遍赞许的年龄规范,但是社会性时间仍有可能受到战争、经济危机等突如其来的外界因素的干扰,在生命历程分析中,这种意外事件对社会性的时间干扰也是研究者的兴趣所在。

从上述对生命历程理论发展脉络、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历程的分析框架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注整个生命历程中年龄的社会意义;

第二,研究社会模式的代际传递;

第三,宏观事件和结构特征对个人生活史的影响。

它要求必须在多重时间维度内来研究个人生活,尤其要关注年龄效应、同龄群体效应、历史环境和年龄级变迁的效应。简言之,就是要将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阐述人类生活。

四、生命历程研究的一个范例——在越轨社会学中的运用

生命历程理论自60年代出现以来在社会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雷曼(Donald J.Treiman)(注:Treiman教授1998 年暑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就“生命历程研究”所作的学术演讲。)就认为它在五个方面获得了应用:

第一,教育的获得,特别是研究从一种教育水平向另一种教育水平的变迁;

第二,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

第三,职业生涯;

第四,婚姻和生育的时间选择;

第五,从工作到退休的转变。

本文在这里以国内尚且缺乏深入研究的越轨社会学为例,介绍一下生命历程视角在越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犯罪和越轨行为一直是越轨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研究十分强调反社会行为在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稳定性特征。它否认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例如戈特弗里德森(Gottfredson)和赫尔斯奇(Hirschi,1990)就认为,诸如工作、 结婚、做父母等普通的生活事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没有任何影响。他们甚至基于人的性格特征具有稳定定性,推论出犯罪行为也具有稳定性。他们只承认犯罪的原因在于自我控制的缺乏、外界的刺激和遗传的影响。

从生命历程理论出发,研究者们对犯罪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重新分析,其主要内容有:

首先是对传统观点的批评。丹尼弗尔(Dannefer,1984 )在一篇文章中批评了上述观点仅仅关注个体的生长发育,而没有深刻地理解存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本质,没有反映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相反,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性组织和社会性影响的结果。它不仅关注人的一生中早期的生活经历,而且更关注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对人的一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生活机会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其次,统计资料表明,许多在儿童期出现反社会行为的人长大以后并没有继续产生偏离行为,而且成人犯罪中的大多数人也没有少年犯罪的历史。这说明在人的一生中个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犯罪的连续性特征仅仅是反社会行为的偏态分布。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生命历程中许多生活事件阻止了成年越轨行为的产生。例如儒特尔(Rutter)等就发现,成年期的婚姻生活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阻止了越轨行为的出现,发生在成年期中的许多生活事件可以修正孩童时代所经历的不幸。在成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生活机会,这有可能改变早期不幸的生活经历,从而改变了生命轨迹的方向。

后来萨姆普森(Sampson)和劳布(Laub,199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任何生活事件例如婚姻本身并不能增加社会控制,只有通过婚姻所体现出的亲密的家庭关系才能增加社会联结,从而减少生命历程中的越轨行为的出现。同样的道理,就业本身并不能增加社会控制,是就业所带来的对工作的责任、义务和忠诚感增加了社会的凝聚力,从而有助于减少犯罪行为。总之,上面的分析表明:在成年期通过工作和婚姻而形成的社会凝聚力对于生命历程中犯罪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与工作和家庭的联系越紧密,犯罪和越轨行为就会出现得越少。所以,通过生活事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说明了犯罪的稳定性分析是片面的。

最后,生命历程理论解释了犯罪的稳定性。犯罪的稳定性是状态依赖性(state-dependence)所产生的。加斯皮指出,有反社会行为的孩子长大以后极有可能在其成年生活的不同领域中重复出现反社会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行为连续性。它一般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型连续,另一种是互动型连续。

累积型连续与社会标签理论具有一致的内容,即初级越轨可能进一步诱导出次级越轨。例如,逮捕和监禁对于未来就业机会的消极性影响。由于社会结构对越轨行为者的不利,减少了越轨行为者的生活机会,减少了他们与学校、朋友和家庭的亲密联系,从而反过来增加了未来犯罪的可能性。互动型连续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大发脾气的孩子有可能诱发老师和父母亲也大发脾气,这又反馈给小孩子,结果是进一步地诱发了孩子的反社会行为。

通过上述简短的介绍,我们对生命历程理论的独特视角,以及通过运用这个视角可以获得的研究成果,应该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以这一节文字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Bertaux,D.(ed).1981,Biography and Society:TheLife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Beverly Hills,CA.

2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

3 Burkhauser,Richard V.and Greg J.Duncan,1989,"Economic Risksof Gender Roles:Income Loss and Life Events over the LifeCourse",Social Science Quarterly.70,1,Mar,3-23.

4 Chen,Kevin and Cheng,Xiaonong,1999,"Comment on Zhou&Hou:aNegative Life EventWith Positive Consequences?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Vol.64,February:37-40.

5 Coleman,J.1974,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NewYork:Norton.1982,The Asymmetric Society,Syracuse:SyracuseUniversity,Press.1986,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ess.

6 Corcoran,Mary;and Hill,Martha S.1980,"Unemployment andPoverty",Social Service Review,Vol.54,No.3,Sept:407-413.

7 Corcoran,Mary,Duncan,Greg J and Hill,Martha S.1984,"TheEcononic Fortunes of Women and Children:Lessons from the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Signs.Vol.10,No.2,232-248.

8 Corcoran,Mary,Duncan,Greg J,Gurin,Gerald,andGurin,Patricia,1985,"Myth and Reality:The Causes and Persistenceof Poverty",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vol.4,No.4,summer:516-536.

9 Dannefer,Dale,1984,"Adul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heory:AParadigmatic Reappraisa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9,1,Feb,100-116.

10 Duncan,Greg J.And Jemes N.Morgan,1985,"The Panel Study ofIncome Dynamics",in Life Course Dynamics:Trajectories andTransitions,1968-1980.Edited by GH.Elder,JR,Ithaca, NY:Cornell Univ.Press.

11 Duncan,Greg J.and Rodgers,Willard L.1988,"LongitudinalAsp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Family.Vol.50,4,Nov,1007-1021.

12 1991,"Has Children's Poverty Become MorePersistent?",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Vol.56,No4,Aug:538-550.

13 Eisenstadt SN,1956,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geGroups and Social Structure,Glencoe,IL:Free Press.

14 Elder,Glen H Jr.1974,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Chicago.

15 "Ag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Life Cours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165-89.

16"Perspectives on the Life Course",In LifeCourse Dynamics:Trajectories and Transitions,1968-1980,ed.GHElder.Ithaca,NY:Cornell Univ.Press.

171991,"Making the Best of Life:Perspectives on Lives,Times,and Aging",Generations,15,1,winter,12-17.

18 Erikson,E.H.1975,Life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Moment.New York.

19Gottfredson,Michael- R.Travis.Hirschi,1990,A GeneralTheory of Crime.Stanford,CA:Stanford U.Press.

20 Hofferth,Sandra L.1985,"Updating Children's LifeCours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7,1,Feb,93-115.

21Hogan,Dennis.P.1980,"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s aCareer Contingenc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5,2,Apr,261-276.

22 House,James.S,and Harkins,Elizabeth.Bates,1975,"Why andWhen is status Inconsistency Stressful?",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81,2,SEP,395-412.

23 Kuper,Adam and Jessica Kuper,1996,The Social ScienceEncyclopedia(the 2[nd]Edition),Routledge,New York.

24 Jary,David and Julia Jary,1995,Collins Dictionary ofSociology(the 2[nd] Ed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5Linton RA.1942,"Age and Sex Categories",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7:589-603.

26 Mannheim,Karl,1952,First published in 1928,"The Problemof Generations",In Paul Keckskemeti,trans,Essays on theSociology of Knowledge,pp.276-32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

27Mayer,Karl Ulrich and Glenn R.Carroll,1987,"Jobs andClasses: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Career Mobility",EuropeanSociological Review,Vol.3 No.1,May:14-38.

28 Mayer,Karl Ulrich and Urs Schoepflin,1989,"The State andthe Life Cours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5:187-209.

29 Merton,Robert K.1968,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Enlarged edition.

30 Moen,Phyllis and Ken R.Smith, 1986,"Women at Work:Commitment and Behavior over the Life Course",Sociological Forum.1,3,summer,450-75.

31 Moen,Phyllis,1991,"Transitions in Mid-Life:Women'sWork and Family Roles in the 1970s",Journal of Marriage andthe Family,53,1 Feb,135-50.

32 Naugarten BL,Hagestad GO,1976,"Age and the Life Course",In 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ed.R Binstock,E Shanas,pp.35-55.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33 O'Rand,Angela M.and Margaret L Kreker,1990,"Conceptsof the Life Cycle:Their History,Meanings,and Uses in the SocialScienc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21-62.

34 Rabin,A.et al.(eds.),1990,Studying Persons and Lives,NewYork.

35 Riley,M.W.Johnson,M.E.Foner,A.1972,Aging and Society,Vol.3,A Sociology of Age Stratification,New York:Sage.

36 Rosow I.1978,"What is a Cohort and Why?"Human Development,Dev.21:65-75.

37 Runyan,W. M.1982,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New York.

38,1988,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NewYork.

31996,"Life History",in The SocialScience Encyclopedia,edited by Adam Kuper and Jessica Kuper.Routledge,New York.

40 Ryder,Norman,1965,"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0:843-61.

41Settersten,Richard A.Jr.1997,"The Measurement of Age,AgeStructure,and the Life Cours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233-61.

42 Sampson,Robert J.and John H.Laub,1992,"Crime and Deviancein the Life Cours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8:63-84.

43 Schwandt,Thomas A.1997,Qualitative Inquiry:A Dictionaryof Terms,Sage Publications,Inc.

44 Smith,A.Wade and June E.G.Meitz,1983,"Life-Course Effectson Marital Disruption",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13,4,Nov ,395-417.

45 Smith,Ken R and Phyllis Moen,1988,"Passage ThroughMidlife:Women's Changing Family Roles and Economic Wellbeing",Sociological Quarterly,29,4,Dec,503-524.

46 Sorensen,Aage B.1990,"Employment Sector and UnemploymentProcess",i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in Life Course Research.edited by Karl Ulrich Mayer and Nancy Brandon Tuma.The Univ.of Wisconsin Press.

47 Thomas,William I.and Florian Znaniecki,1918- 1920,The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vols,1-5.New York:Knopf.

48Zhou,Xueguang,Nancy Brandon Tuma.and PhyllisMoen,1996,"Stratification Dynamics under State Socialism:The Case ofUrban China,1949-1993",Social Forces 74:759-96.

49 *为了方便有兴趣的读者, 我们单独列出有关“事件史分析方法”的参考书目:

50 Allison,Paul,1984,Event History Analysis:Regression forLongitudinal Event Data,Sage University Paper Series on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eries No.07-046Beverly.Hills,CA:Sage Publications.

51 Cox,D.R.1972,"Regression Models and Life Tables",Journal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34,187-202.

52 Mayer,Karl Ulrich and Nancy Brandon Tuma(ed.),1990,EventHistory Analysis in Life Course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Wiscons in Press,Madison.

53 Petersen,Trond,1995,"Analysis of Event Histories",InHandbook of Statistical Modeling for the Social andBehavioral Sciences,edited by Gerhare Arminger,Clifford C.Clogg,and Micheal E.Sobel.Plenum Press,New York.

54 Singer,Judith D.Willett,John B.1993,"It's About Time:Using Discrete- Time Survival Analysis to Study Duration and the Timing of Events", Journal ofEducationalStatistics,vol.18,No.2,pp.155-195.

55 Tuma,N.B.1976,"Rewards,Resources and the rate of mobility:a Nonstationary Multivariate Stochastic Model",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41:338-360.

56 Yamaguchi,Kazuo,1991,Event History Analysis,Applied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ume 28.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Inc.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