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十本经典打底,不要轻易谈批判性思维
2021-11-26 23:39:45
  • 0
  • 2
  • 2

来源:博士老青年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摘要:一个未经训练、没有阅读支撑的语法结构,缺乏思维转折的能力,它是平滑的,类似于某种自动生成、停不下来的装置。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看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性、条件性、多元性的过程。这套语法是一套阻断机制,阻止自己的思维在未经思考时就滑向某个常规化、刻板化、套路化的结论。转折,是一种在平滑的思维中慢下来停下来的能力,去阻断“无思”“不思”的语法。

吐槽青年出品

毁掉一个词最好的方式,就是泛滥地使用它,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正处于被以这种方式毁掉的危险中。各种教育都言必称“批判性思维”,把这个词当成“我跟其他不一样”的高品质象征,仿佛一“批判”就有“思维”了,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我们拿什么去驱动“批判”呢?批判性思维的驱动需要知识本钱,没读几十本经典,不要奢谈什么批判性思维。

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见解最常被引用,他把一个人思维模式的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Ignorant Certainty”,即“无知的确定性”。这是一个盲目相信的阶段。第二阶段是“Intelligent Confusion”,即“有知的混乱性”,这是一个相对主义阶段。只有少数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进入第三阶段,就是“Critical Thinking”,即“批判性思维”阶段,能提出质疑并在分析后给出不同的判断。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的解答为结果。

要进入批判性思维的境界,必须有一个“有知的混乱性”的阶段,也就是充分积累,拥有用以去提出疑问并作出判断的资本。只知其一,等于无知,也就是“无知的确定性”。有了充分的人文经典阅读,博览群书中见过知识世面,知其二、其三,才有能力举一反三,对“其一”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作出关于其四、其五的创造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与“杠精”最大的区别在于,杠精是无论据地杠,无肯定的否定,“反对”只是一种形式和姿态,为反而反,没有自己有论据支撑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在否定思考中作出肯定判断的思维,拥有实质内容,赋予批判后所形成的空白以内容。所以,最关键的是,你拿什么去“批判“?你拿什么避免“批判”成为一种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否定”只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关键是第二步,有论据支撑、有分析推理过程的肯定性判断。

学问学问,首先要学会问,不懂就问,随时保持“发问”的敏锐和主动。掌握多元的材料和角度,是批判的前提,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批判性思维,就因为只有“一元思维”,满足于接受一个标准答案,陷入“无知的确定性”。通过阅读积累,起码知道很多事情有两种以上的可能性,不仅知“其一”,起码还知道其二、其三,甚至其四,才能形成对比、对勘、辨析、辩证、否思的思考,用“其二”与“其一”“其三”进行批判性对话,创造力就被驱动了。这就是创造力的关键秘密,创新洞见就体现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在知“其二”“其三”中对“其一”进行批判性思考,举一反三,进而创造出“其四”“其五”。

学者许纪霖说:我们今天接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信息的方式传递的;最后如何理解,实际上取决于我们的心智结构。心智结构是一套语法,一个人的语法结构差不多在20岁左右大学时代就被奠定了,以后读再多的书,恐怕只是一些信息化的知识而已,只能放到特定的心智结构和语法关系里来理解。——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阅读内化中所形成的一套“心智语法结构”,我们用这种有解析力思考力的语法结构,对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拥有了这套阅读所塑造的“心智语法结构”,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才有了“主导思维”的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其实处于某种“无思状态”,根据本能去作出条件反射,形成一种朴素、麻木、套路化的自动反应。一看到就想到:一看到宝马就想到霸道的有钱人,一看到医患冲突就想到医生乱收费,一看到“路人”就想到“冷漠的路人”,一看到“泪水”就想到“被欺负”,一看到某种身份就与强者弱者关联起来。尼采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处,就是监狱的围墙。批判性思维就是引导我们跳出“监狱围墙”,培养一种“在别人停止思考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跳出惯性框架去质疑”的能力,这有赖于那套有分析判断力的语法结构。

这套语法结构包括着一套反抗平滑的“思维转折字”:等等,我不知道,我得查一下。前提是什么?来源是什么?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事实还是“说辞”?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句话的背景和语境是什么?然后呢?为什么?用同样的论据能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些“转折字”能起到一种陌生化的间离效果,是阻止自己思维滑向惯性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停下来,用事实和逻辑去审视一下,避免接受一种“无思的答案”。我们的想、看、写都是负载着框架的,都是一个聚光灯,照到哪里哪里亮,照不到的地方就是黑的,而当我们使用这些“思维转折字”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照见那些思维的盲区和惯性主导区域。

一个未经训练、没有阅读支撑的语法结构,缺乏思维转折的能力,它是平滑的,类似于某种自动生成、停不下来的装置。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看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性、条件性、多元性的过程。这套语法是一套阻断机制,阻止自己的思维在未经思考时就滑向某个常规化、刻板化、套路化的结论。转折,是一种在平滑的思维中慢下来停下来的能力,去阻断“无思”“不思”的语法。

这种语法结构拥有一套“反问的语法”,在反问中体现批判性。未经训练的思维是一种“应答”思维,当别人向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会习惯性地回答,给出一个符合这个问题框架的、让提问者满意点头的答案。而批判性思维的语法结构,则对“给出答案”保持警惕,时刻准备去反问。反问,其实就是“批判性思考”的同义词,不是从提问直接滑向让提问者满意的答案,而是质询“问题中的问题”。

就像在课堂上,最好的学生不是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而是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有自己看问题的不同角度,是站在问题的肩膀上。对批判性思维有研究心得的学者钱颖一说,我们很多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在崇尚批判性思维的语境中,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前者的落脚点是“学知识”,而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知识往往是死的教条,而“提问”中往往包含着知识的活性,批判性思考就是一套带着活性、作为一个动词的知识。一个对问题有真正思考的学生,才能提出让老师需要认真思考一会儿才能回答的问题。

这套语法结构,不是可以通过背诵而记住的死知识,而必须在阅读中通过训练才能进入心智结构的、能生产出新知识的动态语法。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不是急于去驱动“批判性”,而要看到批判性的本质及支撑其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去在经典阅读中形成自己能转折、会否思、善于反问的语法结构。

理查德•保罗在《思辨与立场》中说,为了能成长为一个思考者,你必须开始反思自己的思维,因为它存在一个潜在的结构体系。当你在心中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观察自己思维的“大屏幕”时,说明你已成长为一个思考者了。反窥一下自己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是不是拥有这些语法结构?我们是经常顺从性地说“哦了”“确实”“那好吧”“yyds”“是啊”,还是批判性地反问“真的吗”“然后呢”“前提是”“来源呢”“为什么”。思维训练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在经典的熏陶和“有知的混乱性”中积累善于提问的心智本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