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社会学CSSCI期刊关注了哪些“传播问题”?
2021-08-05 08:23:52
  • 0
  • 0
  • 0

来源:新传研读社 新传研读社

写在前面 guide

“传播”作为一项学术议题,从来不是传播学研究者的“专利”。在本期推送中,我们为你介绍了十篇在社会学CSSCI期刊中发表的“传播学”论文。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刻意避开了那些在新闻传播学院工作的论文作者,希望为你呈现更为多元的视野。在跨学科合作的背景之下,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如何关注传播问题,是一件足够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推送中我们为你呈现了这十篇论文的摘要,如果你对这些论文感兴趣,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库进行下载,祝你阅读愉快。

No.1

媒介霸权、文化圈群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全球传播——以舆情大数据GDELT中的涉华舆情为例

期刊:《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5期

作者:龚为纲、朱萌、张赛、罗教讲

摘要:本文通过全球舆情大数据对西方涉华舆情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及其全球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涉华舆情延续了传统东方主义话语的内涵,将中国建构成专制主义的、人权问题突出的、对西方充满挑衅和威胁的形象。研究还发现,全球网络空间中的新闻信息传播同时表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和"文化圈群"结构,二者塑造了全球网络空间中涉华舆情的景观,"核心—边缘"结构使得霸权国家所建构的东方主义话语在广大亚非拉国家扩散,而基于共同语言、文化接近性等所形成的文化圈群结构则弱化了西方政治话语在阿拉伯、俄罗斯和中东欧等区域中大部分国家的传播。上述发现有助于提升未来我国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No.2

见“微”知著:社区治理中的新媒体

期刊:《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陈福平、李荣誉

摘要:本文利用一项结合社区线上和线下数据的混合研究设计,探索了兼具媒体、社会网络和政务平台等技术特征的社区新媒体与社区治理之间的互构关系。研究表明,居民日常的新媒体资源网络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而官方正式平台却收效不佳。进一步分析指出,层级化的社区治理结构使官方平台的内容生产与居民社区性信息和互动需求分离,从而导致技术功能的"收缩"。因此,社区建设中信息技术和治理结构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No.3

卫生知识与性别分工——近代中国传染病知识的性别化传播研究

期刊:《妇女研究论丛》2021年第1期

作者:姚霏

摘要:女性是近代传染病知识传播的重要受众。得益于近代中国对传染病防治的日益重视和"家庭"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特殊地位,妇女报刊和以教科书为基础的学校教育将较为系统前沿的传染病知识传播给女性。同时,通俗实用的传染病知识也经由民众教育向普通城乡妇女传播。在近代传染病知识向女性传播的过程中,性别化传播始终存在。传统性别分工成为向女性传播传染病知识的重要依据,性别化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传统性别分工。但在缺乏医学启蒙的近代中国,围绕"家庭"的知识传播,向女性提供了必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近代中国重视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染病知识传播策略,可以给当下提升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以启示。

No.4

从网络走红到网红经济:生成逻辑与演变过程

期刊:《社会学评论》2018年第5期

作者:杨江华

摘要:网络走红现象作为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蓬勃发展的一道独特景观,既见证了微观个体命运的戏剧性变化,又体现了一股强大的经济社会力量。基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采取技术—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对网络走红的性质特征、逻辑机制与后果影响进行了历史比较研究,文章发现:网络媒介技术社会扩散过程的跨越性特征和用户主体结构,是塑造影响网络走红的表现形式、群体特征与基本性质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网络上社交互动所建构生成的阶段性结构事实决定了网络走红的三类不同逻辑机制:即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广场效应、网络交往的社群化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商业打造;网络走红的社会后果影响,经历了从文化社会领域到经济领域的过渡演变,并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而衍生出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网络走红现象为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变迁提供了鲜活样本。

No.5

“殊异同归”:事件—情境认知框架下的共性呈现——基于74起网络事件的案例分析

期刊:《社会发展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姜利标、邢婧宇

摘要:当现实生活里的具体性事件借助网络平台发展成为公共性事件时,如何形成网络事件的共性认知成为网络事件研究进程中的必然议题。本研究对2009年至2016年《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蓝皮书74起网络事件的分析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网络事件如果涉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焦点话题且事件在媒介平台发酵后,就会存在明显化的事件形态特性重合。具体网络事件通过片面情节极化、私人情感移置以及焦点借口游离的相似机制运作后,会进一步扩大彼此之间的衍生性后果。不论事件的性质怎么变化,任何网络事件都是特定社会情境里所发生的事件,它仍然与现实生活里的个体化自由表达权利、自发性情感流露以及回旋性事件秩序的情境空间状态相关联。因此,网络事件治理需在共性认知的基础上就事件的发展状态做出即时预判,进而将网络舆论有效引导在"就事论事"的商谈情境中,最终让事件回归常态并走向平息。

No.6

教育对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的影响——基于媒介使用的多重中介分析

期刊:《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第1期

作者:卢春天、石靖、陈玲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模型探索教育水平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对居民环境关心产生影响。分析表明:教育对环境关心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教育通过社会化功能塑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促进居民环境关心的提高;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教育程度影响了个体对不同媒介(电视、报纸、互联网)的选择及使用程度,进而提高了居民的环境关心。对不同媒介的分析发现,互联网的中介效用最大,电视次之,报纸最小;广播和杂志则没有在教育和环境关心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这一结论一方面暗示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传统媒介的式微和新媒介的崛起,另一方面对如何借助不同类型的媒介来提升公众环境关心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No.7

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

期刊:《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2期

作者:慈勤英、周冬霞

摘要:文章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关注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形象的社会建构,结果发现存在单向的偏重失独家庭苦难的报道倾向,部分建构了一个"无解"、"苦难化"、"特殊化"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媒介形象"和"独生导致失独"的逻辑暗示。而在这种失独家庭媒介关注的"标签化"背后有部分学者研究定位、价值指向和政策建议的支持。媒体和学界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塑造,或将有碍失独家庭走出丧子之痛融入社会,也使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误读和抨击。因此文章建议,失独家庭媒介报道首先要去"标签化",学界应把失独家庭放到大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来研究;失独家庭特别扶助政策应逐渐整合于社会救助体系中;应特别关注独生子女的生命教育和关怀,失独家庭心理层面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的再认知和再建构十分重要。

No.8

青年圈群脉动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诠释——基于“饭圈”现象的叙事分析

期刊:《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胡玉宁、徐川

摘要:青年圈群文化是互联网媒介文化版图的重要构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网络圈群为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对话平台和交流空间。本文选取叙事分析的质性研究范式,通过叙事内容和叙事评价感知"饭圈"群体及其集群行为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和价值问题。叙事内容呈现了"饭圈"群体媒介镜像的"他者"再现过程,通过媒介叙事的内视角、外聚焦双重维度进行叙事评价。研究认为,话语空间的文化表征、内容生产的文化认同、生产社会资本的文化互构形成了"饭圈"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文化螺旋,是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逻辑路径。通过观察并感知青年圈群的行为之势,把准文化之脉,对于引领与构建青年群体的价值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No.9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

期刊:《社会》2017年第4期

作者:陈福平、许丹红

摘要:群体政治极化是互联网传播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现象,然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极化的状况和形成机理是否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分析了从观点生产到链接构建的群体极化机制,并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数据与跨国比较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的技术、媒介和社会网络三重特性的相互作用下,使用者会选择观点的隔离并转而链接同质群体,这一建构过程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对跨国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在政治观点表达更为活跃的社交网络中,人们认知到相异观点的几率却下降了。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一个多元协商的网络治理环境,我们或许可以从观点和链接两个方面入手。

No.10

“社会人”符号意义的变化——以小猪佩奇的传播为例

期刊:《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杨宜音、陈梓鑫、闫玉荣

摘要:在社会日益媒介化的背景下,人们赋予越来越多的媒介符号以社会化含义。近年来,"小猪佩奇社会人"在网络和日常生活中风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人"意义的讨论。以"社会人"作为关键词,本研究获取了1万条微博文本并抽取出其中的500条微博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社会人"的符号表征由"大金链子""社会哥"向"小猪佩奇社会人"的转换过程中,其符号意义及寻求过程更为抽象;背后存在着心理解离化和共享现实的社会心理机制。因而,借助媒介可以建构积极符号,在共享现实的心理机制下,促进共享文化和共享心态的形成。研究发现对理解社会文化及其图景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