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宏观与微观生态系统
2021-12-04 04:41:03
  • 0
  • 0
  • 6

来源: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许得君 编译

地球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可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类历史中轮番上演的帝国崛起和王朝覆灭或多或少都与气候变迁和生态演化存在关联。这也正是当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国际舆论焦点的原因之一。近期,俄罗斯“战略评估与预测中心”网站发表俄经济学博士、俄航空航天及海上极端环境医学及生态医学协会副会长尤里•塔拉索夫的文章《地球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生态呼唤》。文章以宏大而又细致入微的视角对自然界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进行了观察,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并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海洋和水在物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重要媒介作用,从生物学角度论证并提出了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性课题,即地球生态保护,尤其是淡水资源保护问题。现摘编如下: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命的出现和存续是极为重要的事件。人们通常站在以往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的高点之上进行推理和判断;但是,这些知识是易变的,是基于过去灾难和危机的惨痛教训之上的,而这些灾难和危机正是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不加节制地开发所导致的。回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是外部自然环境孕育了人类,此后才有了社会组织;但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在增加,而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却在削弱,人与自然的交互也在不断减少。

一、地球生态危机

本来人类社会可以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和谐运行,但是某些集团势力发起技术挑战,引起大自然的负面回馈,使得人类走上与孕育其生命的大自然相互对抗的歧途。其中主要的技术挑战就是试图夺取信息控制的优势。人们被植入并不需要的信息,变为被动的消费者和用户,变为互联网的奴隶,最终变为集团势力操纵者在改变全球信息场时所需要的空洞而分化的个体。这种操纵违背了人类作为地球和宇宙间连接纽带而自然进化的发展规律。地球的周围环境在快速退变,且没有足够长的时间用以调整和恢复。资源匮乏已经引发了激烈的国家间冲突,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印尼、巴西等陆地广阔且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中酿成了恶劣的生态灾难。如今,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则又导致大多数国际资源消费市场动荡不已。因此,人类应当在全球范围内采取灵活的政策和措施,将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与孕育其生命的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共同寻找超前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淡水资源的匮乏。

二、宏观生态系统

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作为地球生态的主要子系统在气候变化和物质能量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而又各自不同的角色。自然界中的水包涵了大部分的可溶解化学元素,承载着大量的悬浮物;水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大陆和海洋之间通过大气这一“呼吸系统”进行水交换,实现了宏观生态系统中全球物质能量的大循环。陆地和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从赤道至两极逐渐减少,导致温差的出现,从而促使热空气流向两极,冷空气流向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由于水具有极其巨大的热容量特性,因而冬季海洋比陆地温暖,夏季海洋比陆地凉爽,也因此巨大的空中气团在冬季从陆地向海洋移动,夏季则由海洋向陆地移动。正是这些气团塑造了地球极为复杂的地表水系。

陆地上的景观地貌会因为不同的太阳辐射值和湿度值,依照纬度分带规律而周期性地变化。不同质的升温冷却和蒸发沉降产生了密度多相性现象,从而导致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地貌特征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全球性环流。比如,墨西哥湾暖流与巨大的地下水体共同作用确保了热交换的常态进行,因此在同一纬度带下,越靠近墨西哥暖流的地方越温暖。

三、微观生态系统

现在我们把目光从宏观系统转向微观系统。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甲烷水合物矿床在微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甲烷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大洋深处的甲烷水合物矿床可瞬间释放大量的甲烷以消弭表层海水的温度变化,从而保持气候的动态稳定。正因为如此,甲烷矿被称为生态灾害的“救火队”,海洋的“思维大脑”。甲烷水合物可在水下250米深处形成独特的超级分子结构,在摄氏零度和25巴尔压力下保持稳定性。

甲烷水合物具有气态、液态和结晶态三种物态。其构成元素包括氢和碳,氢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元素,是产生水的基质,而水则是生命的本源;碳元素及其有机化合物也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我们可将通常所说的有机化学视为碳氢化合物化学。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物质存在着这样一个传递链条:陆地和空中→植物体内,植物体内→动物体内,活体动物→死亡动物,死亡动物→陆地和空中,如此循环往复。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水。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将动物和人类作为具有同一物理结构的生物体加以研究,发现此类生物体具有复杂的信息波传递的功能和特性。细胞是人体最小的可接受外界电磁波和声波的功能系统,可传递信号并构成人体的动态生物场。动物的进化伴随着与微生物的共生现象,表明这其中发生了跨物种的而不是单一的相互作用。线粒体就是侵入细胞核的最古老的微生物代表。

生物系统是基于物质、场和信息三者的统一体。任何物体都有电磁特性。健康的机体可采取多种方式将电磁系统转换为高度相干的超聚合生物系统。这一系统的康复能力在反向脉冲的作用下得到提升,合力将自身细胞的频率与外部空间的频率产生共振。细胞晶格可借助原子外电子层的相互作用保持周期性的场结构,并利用特殊的膜片触突探测外部环境的信号。这种膜片触突被称为受体蛋白合成膜片,包括内外两层及中间脂层,负责外部信号的处理和编码转换。

细胞质可成为外部信号的导体,也是液态及信息态分馏物,即水的基质,发挥着调制器和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外部受体蛋白使用细胞语言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受体,使细胞保持常态的基本内部特性。细胞内部电子由构成振荡电路的线粒体产生。微生物是优秀的信息搬运工,它们与细胞表皮和谐共生。有超过300种微生物和细菌附着在细胞表皮,其数量远超细胞。线粒体和膜片经过内外振荡后产生的能量,携带着记录人体功能活动情况的信息,通过人体经络系统的集约分化,传导至经络系统的各个结点。这些信息保存在人体专门的健康日志中,详实地记录着人的机体、智力和心理状态。

在这里,我们关于表层水在以液态介质传递能量和信息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假设,与韩国经络学者的研究发现十分吻合。他们认为,经络系统由水质的凝胶状的锥体细胞组成,其中的波导管就像水的通道。他们的发现证明了经络运行的存在,经络这一称谓本身就反映了经络的运行状态,即按照经络线发出的指令从人体相应器官中收集信息;大部分的经络线与肌腱、血管及骨骼的方向一致,经络活动就是利用电磁波通过多层水中的近表层水实现信息传递。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扫描可显示细胞中水的构成情况,其独特的液晶结构形成了一种动态,即自由电子的电荷自动化传递,从而促成了微观系统的循环。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